胃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在家中自己煲老火汤,这些基本知识要掌握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小格子,我又来了!

老火汤,是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岭南地区经常食用的食补养生汤,在当地又称为广府汤,当地在制作老火汤时会加入中药材,小火煲煮,火候虽小但需要足,煲汤时间会比较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常见食材入口之后口味浓郁,美味与健康兼收。

1 煲汤所用工具

老火汤好喝,其煲汤所用的工具也是大有讲究的,煲老火汤的工具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的具有优良的通气性、同时吸附性也是非常的好,而且还具有导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

在煲制鲜汤时,瓦罐可以均衡而持久地把热能传到给内部的食材,而内部又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温度环境,这样的工具有利于水分子和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物理反应持续的时间越长,煲好的汤的滋味就会愈加醇厚,食材质地也越酥烂。

2 选材与搭配

选料是煲制老火汤的关键步骤。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牛羊肉等。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新鲜、异味小,同时血污少的原料。这些食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苷酸等,而家禽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原因,而动物性食材中包含的蛋白质有一个特点,受热之后不会导致破坏,均匀的受热反而有助于其分解,从而更好的让人体去吸收。

一般老火汤都以养生为目的,而以养生为目的的老火汤讲究药食同补,食材里面还需要添加一些如药材、菌类等,同时还需要搭配一些蔬果类食材。这些食材除了要保证采购时足够的新鲜之外,每种食材的搭配也不能忽视。因为很多食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选用的食材如果搭配上不合理,会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时候降低食材中的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导致营养缺乏和代谢失常。

3 时间与火候

煲制老火汤讲究一个大火烧沸,小火慢煨。只有使用这种煲制方法,才可以使食物的蛋白质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在汤中,使汤的滋味鲜醇味美。至于煲汤时间,可以简单归结为这四个字:“煲二炖三”,它的意思是煲汤2小时,炖汤3小时。在做汤时,火一定不要过大,火候的大小只要保证汤是一种持续沸腾的状态即可。开锅后,转成小火慢煲,一般情况下鱼汤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需要3小时左右,如果是煲参汤,最佳时间是40分钟左右即可。

虽说老火汤煲制的时间相对而言会长一点,但是老火汤并不是时间越长营养越好。如果煲汤时间太久,动物性食材中的嘌呤溢出就会增多,这样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痛风发作。同时煲的时间越久,汤就会越浓,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胃窦炎或近期有胃出血病史者是不好的。

4 用水量

煲汤时水量一定要盖过全部材料,最少要保证加水量不少于喝汤分量的2倍,意思就是如果自己原计划要煲出2碗汤,最少就要加4碗水。同时在加水时要注意水要一次性加足,不要在煲汤的中途再次添加凉水,这样很容易减弱汤的鲜味。当食材与水共煮时,受热均匀,在水分子对流的作用下,热量不断向原料内部渗透,水分子也有规律地向原料内部渗透,这样可溶性呈味物质就从原料内部扩散到食材的表面,进而逐步的渗透到汤水中。如果中途添加凉水,汤汁的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样就破坏了原来已经稳定了的均衡状态。由于温度的突然下降,可溶性呈味物质从原料内部扩散到表面的速度就会减慢,食材表面因降温、突然收缩,造成表面紧密,影响了呈味物质的溶出,使汤的鲜味减弱。

5 调料

老火汤中加盐,除了可以调味外,还对蛋白质溶解有影响,在煲汤时把食材下入凉水锅的同时就要添加少量的食盐,这样可使原料中盐溶蛋白质充分的溶于水中,增加汤汁浓度和营养价值,但是必须控制添加盐的量。

做汤时,如果一次性添加大量的食用盐,由于盐具有较大的渗透压,食材中的水分会渗透出来,这时食用盐也会向原料内部渗透,这就会导致原料内部蛋白质凝聚,呈味物质就难以浸出,最终影响汤汁的浓度和滋味。如果放少量盐,会起到盐溶作用,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松弛下来,这样就加强了蛋白质与水的结合,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溶解度。

做汤时加入适量的大葱、姜片和料酒等,可以有效除去腥、膻、臊等异味,同时还能解腻爽口,提高老汤的滋味。

结语

一碗老汤不能代表粤菜的一切,但却是粤菜中的精华之所在,广东人的一日三餐中不能或缺的就是这一碗滋味浓厚的老汤,老汤已经和他们的生活交融在了一起,一辈又一辈的不曾改变。#每日美食打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