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复制链接]

1#

1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1.1病名溯源

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erosivegastritis,CEG)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未有明确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归属于古医集中所记载的“胃脘痛”、“心下痛”、“嘈杂”、“痞”、“吐酸”等范畴。“胃脘痛”的定义源于《*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到:“……胃脘当心而痛”。《素问·五常*大论篇》曰:“……心痛,胃脘痛”。在唐宋以前,胃脘痛多与心痛相混而称,直到金元时期才纠正这两者混淆的局面,至此以后,胃脘痛就成为一门独立的病症。“嘈杂”一词首载于《丹溪心法·嘈杂》,其曰“嘈杂……治痰为先……食郁有热”。

东汉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证治汇补·吞酸》将“吞酸”单独论述,其曰:“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说明吐酸之病因有寒有热,与中焦脾胃相关。笔者认为,临床上应根据主要症状划分CEG的中医病名,例如,以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属于“胃脘痛”;以反吐酸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属于“吐酸”,以胃区胀满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属于“痞满”。这样的命名方法更便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1.2病因病机

1.2.1古代医家论述

古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CEG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各有侧重。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在《脾胃论》中又言“肠胃为市,……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胃开窍于口又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犯而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逆乱,发为本病。然脾胃主受纳腐熟,暴饮暴食、过食五味均使脾胃受损,如《素问·痹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亦提到过于放纵口腹之欲,饮酒无度,寒热不忌、恣食辛酸之品,恣食煎炸之物,损伤脾胃,日积月累之下演变为疾病。

《圣济总录》中提到:“虚劳之人,气弱血虚,……胃胀不通,使人心腹痞满也”,东垣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先天脾虚胃弱,元气不足,或病后脾胃功能未复,运化不及,气血功能失司,难以枢转中土气机,气、血、寒、湿、痰等郁结于中焦,胃失和降,胃络受损,则心下痞满疼痛。《内经》云:“思则气结”、“怒伤肝”,“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脾土不运,为木所迫,……痞塞不通”。情志失和,则五脏六腑气机絮乱。气郁恼怒则必伤肝,肝主疏泄,肝气不舒,郁滞而木克脾土,木气逆行,乃作胃痞、胃痛。

总而言之,CEG的主要致病因素多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和、劳倦过度等五方面。主要病变部位是胃,又与肝、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两者位居中焦,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不仅维系着气血的生化,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若因六淫外邪等多种原因伤及脾胃正常生理功能,脾阳不升,胃阴不降,运化腐熟无力,气血生化乏源,或中焦气机壅滞,宣通不得,胃络受损而出现糜烂、坏死。另外,气机的条达也赖于肝之疏泄,诚如《血证论》所言:“……食气入胃,全赖肝木气以疏泄之,……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畅达,中土转枢功能亦可发挥正常功能。

1.2.2现代文献论述

CEG经验提出,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嗜食肥甘厚味之品,但活动量减少,导致体内生湿生热,湿热蕴结脾胃,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吴建一在研究隆起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中提出本病的病机为肝胃失调,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可致脾胃虚寒,甚至深入血分,损伤胃络。庄鸿莉认为正虚邪侵、邪踞不行,且因长期正不胜邪而导致气滞血淤、湿热痰结、寒凝淤结为本病的病机。陆俊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等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谷不化气血而生湿浊,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脾胃发为本病。谢显友认为肝郁犯胃,湿热内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为本病病因。肝气犯胃型和湿热中阻型是CEG最为常见证型,肝气郁结,胃气阻滞,湿热蕴结,胃气痞阻为其病机。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为本病病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胃失所养,脾胃虚弱为本病病机。浊*阻滞脉络,壅塞气机,气滞血瘀,胃络瘀阻,胃黏膜受损为本病病机。

1.3辨证分型

1.3.1当代文献中医证型研究

目前关于CEG的中医辨证分型众多,未达成统一标准。对名CEG患者的证候表现进行总结,得出的中医症候分布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三型,且三者中脾胃湿热型Hp感染率最高。对94例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医分型进行分类,发现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且Hp感染检出率为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常见。研究显示,例CE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但是Hp的感染情况看脾胃虚弱型最高且多见于实证对CEG的例患者中医证型分为6型,得出的中医症候分布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脾虚气滞证>胃阴不足证。对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证型进行研究发现,病程大于或等于1年时,各证型所占比率依次为胃络瘀阻型>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肝胃不合型。由此,万氏认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是“久病入络”所致。

1.3.2中医证型与胃粘膜形态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回顾性分析例CEG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证55例,浊*内蕴证组78例。胃镜像提示浊*内蕴组隆起糜烂明显多于肝胃不和组;两组病理表现为肠上皮化生及炎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例CEG患者的胃黏膜病理进行研究发现,与其他证型相比,脾胃虚弱证出现胃粘膜萎缩的可能性最大,脾胃湿热证出现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可能性最大。对例确诊为CEG患者各中医证型与内镜下分型、胃粘膜表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显示,①平坦糜烂型以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以及脾胃虚弱证为主,而隆起糜烂型则以胃阴不足证为主;②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内镜提示胃黏膜以红白相间为主要表现,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则以黏膜充血水肿为主要表现;③胃阴不足证以胃粘膜糜烂胃角部为多见,余证型多集中在胃窦部。对90例CEG患者以寒热进行辨证研究,分为实热证组、寒热夹杂证组、虚寒证组、血瘀证组和阴虚证组,结果显示血瘀证组和阴虚证组胃粘膜萎缩程度最为严重,且肠化生程度较其他证型也较高。

1.3.3中医证型与分子医学相关性研究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迅猛崛起,使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少医学家使用分子及基因技术研究CEG中医证型与病理机制,取得不小的进展。研究为血清及胃黏膜组织HGF和c-Met相关性选择70例CEG患者,分为浊*内蕴组与肝胃不和组,结果显示浊*内蕴组胃粘膜组织及血清中HGF、c-Met表达量明显高于肝胃不和组,且胃粘膜肠化程度升高。提示“浊*”可能是导致CEG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前期临床研究将REG辨证为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热证3型,并以此3种REG中医证型进行基因研究。其中一项研究结果发现REG胃黏膜处于高增殖状态,各证型的p53、PCNA表达量虽高于正常组,但P53、PCNA表达与REG各证型间无关,仅提示REC有一定癌变倾向;柯氏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在REG各组胃黏膜HSP60及HSP70的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强,脾虚湿热证REG患者胃黏膜萎缩、IM程度方面较脾胃气虚证和脾胃湿热证均升高。研究发现不同分型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HIF-1α和COX-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IF-1α表达最高的为瘀阻胃络证,VEGF、COX-2的表达最高的为脾胃湿热证。

1.4CEG证素分布特点

“证素辨证”是由朱文峰教授团队所建立的新辨证体系,证素能对病变当前位置和性质等本质做出准备判断,能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更符合临床辨证的思维原理。对例REG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气滞、湿、热、食积、气虚、阳虚、痰、阴虚、血瘀、血虚、寒;病位证素分布为:胃(95.60%)、肝(14.80%)、脾(13.60%)、肾(12.00%)、胸膈(12.00%)。同时发现实证以气滞、湿、热为主,虚证与气虚相关性较大,且多证素合并发病较为常见。使用证素软件系统研究90例CAG患者证素与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指出CAG胃黏膜炎症性改变与病位证素胃、脾、肝关系密切;病性证素则为气滞、湿、阳虚、痰、热、气虚、血瘀、食积、血虚、阴虚,即这些病位、病性证素与慢性炎症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病位证素胃、病性证素气虚、热、湿、瘀均为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病位证素肝,病性证素气滞、血虚为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而病位证素脾均为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保护因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