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看慢性胃炎的病因与症状,你中枪了吗 [复制链接]

1#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慢性胃炎可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可移行为癌组织,故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开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一部分进入胃的幽门螺杆菌(英文缩写HP)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中和反渗入黏液内的胃酸,引起细胞损伤,促进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十二指肠-胃反流:胃肠道动力异常、肝胆道疾病、远端消化道梗阻等引起反流。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3.药物和*物:常见的病因是服用NSAID或COX-2选择性抑制剂。酒精是最为常见的引起胃损伤的*素。

4.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壁细胞数量减少、泌酸腺萎缩、胃酸分泌降低。

5.年龄因素和其他:老年人胃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同时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胃黏膜修复功能下降引起上皮异常增殖及胃腺体萎缩。

诊断依据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治疗

慢性胃炎的难点在于病情迁延、难以根治,尤其是HP的根除。

慢性胃炎患者往往在服药期间上消化道症状可减轻或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又作,不少患者认为本病不能根治,有的医生也认为要终生根治确实困难。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洁、幽门螺杆菌没有根除或重新感染,精神紧张,胃肠动力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没纠正,破坏胃黏膜屏障,这些因素致胃黏膜炎症逐渐加重甚或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病情加重。

但临床上有的病人症状的严重与胃黏膜炎症的程度并不吻合,症状发作、缓解与炎症程度亦无密切关系,炎症并不是引起临床症状的惟一原因,很大程度还与胃的动力障碍和容纳性张力、对胃内容物敏感性增加等有关。

所以在治疗上除了要根除Hp保护胃黏膜,制酸减少H+弥散外。安定病人情绪、调整胃肠动力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中医的健脾养胃、行气降逆法调整,守法守方,灵活加减,结合饮食、起居、精神的调理。评价疗效的标准要重视临床症状缓解与消失与否。不应以活检病理中的炎症程度轻重作为惟一标准,这样才能增强病人和医生治愈疾病的信心。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中医药调整,慢性胃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饮食建议

饮食宜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营养丰富,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