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很多人做胃肠镜检查前,医生会询问是否取活检;也有人在检查后,被医生告知已经取了活检,等几天才能出结果。这样的操作令很多受检者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活检,与胃肠镜检查有何关系?
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孔令玲介绍,活检在医学中属于病理学的一种检查方法。在胃肠镜检查中,如发现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可以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用一次性活检钳快速、准确地取得这些病变的黏膜标本,然后送至病理科,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以鉴别病变的性质,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具体作用
判断胃溃疡病变
“大约2%的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孔令玲表示,溃疡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癌变早期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等典型特征时,往往仅有溃疡边缘黏膜颜色的轻微改变,如果此时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进行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肉眼无法确定的早期胃癌。“取活检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的确诊亦有重要意义。且胃黏膜活检也可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
诊断萎缩性胃炎
进行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萎缩性胃炎除胃黏膜的炎症表现外,还可见到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伴肠上皮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等,甚至癌变。通过胃黏膜活检,可确定受检者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变化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状态,该人群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要高,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孔令玲提醒。
鉴别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一般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两种类型。增生性息肉是由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常常多发,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癌变概率较低;腺瘤样息肉一般体积较大,表面多粗糙,外形不规则,癌变的概率相对较高。“一般认为小于1厘米的,癌变率约为1.3%;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可高达50%。鉴别消化道息肉的性质,判断其有无癌变等情况,这也要借助于活检来进行。”孔令玲解释道。
尽管取活检对于鉴定疾病的意义重大,却不是所有胃肠镜检查的受检者都要进行病理检查。孔令玲指出,镜下观察如果没有异常黏膜,胃皱襞正常,无合并黏膜充血糜烂也没有溃疡形成的受检者,可以不用取活检。
对于需进行活检的人群,孔令玲建议大家放宽心态,“活检只是协助胃肠镜诊断,用来明确一些疾病的类型、范围、严重程度等,并非所有取活检的病变都是恶性病变,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耐心等待2-3日,即可得到胃肠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胃肠道活检非常简便,取得的组织仅有几毫米,创伤非常小,患者不会有额外痛苦。”孔令玲提醒,患者一般不用担心术后出血的问题,两个小时后即可进食。不过,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谨慎活检或者提前停药。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