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预防老胃病,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4/6/14 19:31:00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由于患者对疾病重视不足,加之病情发展缓慢,很有可能会形成老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其中一种。那么,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因和症状有哪些?应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带着问题,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郭志国。

记者: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郭志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性病变,其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伴有胃腺细胞的丧失,并被肠型上皮、幽门型腺体和纤维组织替代,临床多见。其患病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年以上更为常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目前胃镜及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手段。

记者: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郭志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服用药物和毒物、自身免疫、年龄因素等都是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幽门螺旋杆菌经口进入胃内,部分可被胃酸杀灭,部分则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依靠其鞭毛穿过黏液层,定居于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一般不侵入胃腺和固有层内。既可避免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难以被机体的免疫机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可中和反渗入黏液内的胃酸,形成有利于幽门螺旋杆菌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导致腺上皮萎缩,发生肠上皮化生,使感染慢性化,其对胃黏膜炎症发展的转归取决于幽门螺旋杆菌毒株及毒力、宿主个体差异和胃内微生态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结果。十二指肠-胃反流也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动力异常、肝胆疾病及远端消化道梗阻有关。长期反流,使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许多毒素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泌酸腺体减少,其中酒精损伤最为常见。人体迅速摄入酒精后,内镜下常表现为胃黏膜糜烂出血,可能与白介素10参与炎症反应有关。酒精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对胃黏膜会产生更强的损伤。

最后,年龄因素也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老年人胃黏膜可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使胃黏膜修复再生功能降低,炎症慢性化,上皮增殖异常及胃腺体萎缩。

记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郭志国:在消化系统方面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食欲缺乏、嗳气、恶心呕吐等;在血液系统方面表现为,虚弱、贫血、头晕、眩晕、耳鸣、乏力、心悸等;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虚弱和共济失调等。

记者:如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郭志国: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铋剂+2种抗生素,口服14天,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如果是十二指肠-胃反流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用胃黏膜保护剂、改善胃肠动力等药物。如果是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要补充复合维生素,恶性贫血者需注射维生素B12等。

同时,还要对症治疗。可用药物适度抑制或中和胃酸、促动力剂或酶制剂缓解胃动力不足或消化酶不足引起的腹胀等症状,黏膜保护剂有助于缓解腹痛与反酸等症状。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前提下,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含硒药物等。对药物不能逆转的局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在确定没有淋巴结转移时,可在胃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并应视病情定期随访。对药物不能逆转的灶性重度不典型增生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记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预防吗?

郭志国:可以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疾病预防的基本保证。首先,低盐低脂肪饮食,平时吃的食物要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其次,要避免食用过于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最后,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一样重要。

本文来源:拂晓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老胃病,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