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秋冬进补杭州人迎来一年一度膏方养生季杭
TUhjnbcbe - 2024/8/29 17:48:00

杭州日报记者柴悦颖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秋风起,秋冬进补正当时。对很多杭州市民来说,秋冬进补膏方,像是一年一次的仪式,成为他们进补的首选。

10月13日,第18届名老中医膏方养生节在河坊街方回春堂举行,并由此开启该馆一年一度的膏方节系列活动。开幕式上,万人齐聚中华老字号,17家分馆启动义诊,多位名医大咖为患者把脉问诊。现场,敬师、开炉熬膏、熬膏送福,药工师徒共同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需要配膏方调理身体的市民们,也可以来实地走一走,让名医把脉开方。

敬师、开炉熬膏,师带徒传承中医药文化

一枚杏般大的槟榔,在老药工的刀下,瞬间变成了多片,片片薄如蝉翼;一服中药,花上两天时间,浸泡、煎煮、沉淀、浓缩、收膏,熬成一罐滋补的膏方;几包中药材,一根红绳,三下五除二绑得牢牢的,不散也不松。这些都是老药工的拿手绝活,然而杭州城里会这些技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敬师仪式上,徒弟向师傅敬茶,表达对师傅们传授技艺的敬意与感谢。喝着敬师茶,三位师傅高兴得合不拢嘴,叮嘱弟子虚心学习,将中医药技艺传承下去。

“为了防止药工绝技失传,方回春堂早年启动‘师带徒’传承人工程。”方回春堂河坊街馆馆长汪立源说,国家级中药师徐锡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膏方制作技艺传承人俞柏堂,方回春堂资深药工、第一任头柜陈学群,收下多名继承人为弟子,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中药的薪火代代相传。

敬师仪式结束,便是开炉熬膏、熬膏送福。揭开熬膏紫铜锅上的红布,点燃炉火,瞬间膏香四溢。

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技艺传承人的“阿牛师傅”俞柏堂,现场熬制祈福膏方,展示收膏过程中的“挂旗”技艺,并邀请汪立源馆长为膏方封罐,“这些祈福膏方将送给老顾客品尝,感谢他们十余年的陪伴和信任,祝愿大家身体康健。”

自年起,方回春堂在每年秋风乍起时开办膏方节,至今已是第十八届,目前已发展到18家医药馆,遍布杭州乃至舟山地区,方便浙江省市民就近就医,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名医馆”,也成了杭州中医中药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吃膏方成为仪式,忠实粉丝赶来踩点

今年的膏方节,还来了一批忠实粉丝,踩着点赶来开膏方。说起和方回春堂膏方的渊源,每位老膏客都有一个故事。膏方,融入他们的生活,并让他们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变。

今年79岁的潘国英老先生,从年开始在方回春堂开膏方,他每年都会来配上一份膏方,十几年从未间断。

工程师出身的潘老,60岁前后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并引发肺气肿。每年一到冬天,就是潘老噩梦的开始,剧烈咳嗽,咳到根本无法平躺入睡。不仅如此,因为早些年工作时经常三餐不规律,潘老还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伴中度肠化。

年,潘老找黄英俊医生开了他自己的第一个膏方。他至今记得,那是用铜锅煤气灶熬出来的,“一天熬不了几份,熬一锅,再用文火煎,最后出了一大锅带回家。”第二年,黄英俊医生转到方回春堂坐诊,潘老也追随黄医生到方回春堂开膏方,继续服用膏方。

多年来,潘老每年都到方回春堂开膏方,至今已坚持17年。如今的他脸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精神头好得很。

适当补养防病治病服用膏方前先服“开路方”

“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像潘老一样,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

秋冬季如何吃膏方?俞柏堂表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可以结合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或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方”。

不过俞柏堂提醒,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使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对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另外,服用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进补杭州人迎来一年一度膏方养生季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