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胃病半年了,很难说现在是好是坏,但总归没那么难受了。
本文会详细记录我这半年得胃病,求医,以为好了但其实没好,医院再求医,做胃镜,做肠镜,直到最后习惯的过程。
中医院哪个科室哪个医生比较好。
中间也会包括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但是我这半年亲身体会的许多看病的经验,我想应该对不少人有用。
篇幅很长,就不做目录了。
01得病。
“一直有想上厕所的感觉,但真的到了马桶上,又什么都没有。
“就好像时时刻刻都是排便前那一刻,不痛,但是涨得心烦意乱,又无计可施。”
放在一年前,如果你告诉我今年我会生半年的病,我应该也会相信。
但如果那时候你告诉我我会得胃病,我肯定觉得你在逗我。
因为我从小胃口真的就出奇的好。
8岁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连云港玩,空腹吃海鲜,父母拉得天昏地暗,我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吃海鲜。
大学时候和小伙伴去东北玩,长白山零下十几度的天,小伙伴都养生要喝温水,说喝冷水肚子会疼,我室外放着接近0度水,我咕嘟咕嘟就喝近肚子里,一点事都没有。
所有人都告诉我说要细嚼慢咽,但我就是喜欢囫囵吞枣。
我吃饭快可能和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做过体力劳动工作,吃饭又多又快,加上他又爱看新闻联播,只要他比我先吃完,一定会霸占电视,于是我就必须吃得比他快才行。
在长期和父亲的吃饭比赛中,我吃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有吃相,最快的时候,一顿家庭聚餐我三分钟就能搞定,而且生的,冷的,冰的,油腻的,难消化的,从不挑食,想吃就吃。
却唯独不爱吃早饭,总想着反正都起这么晚了,不吃早饭也没关系。
现在想来真是罪孽深重,肠胃生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这一切都是我得病后的反思,在我得病前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那时候我每天只觉得自己的胃牛逼,觉得自己牛逼,以为自己会这样一直生猛下去。
然后今年6月的时候,我得病了。
一开始还是猛拉肚子,我至今也不知道原因。
可能是之前去了一趟重庆,连吃了十多顿重辣的火锅,去了许多当地人推荐,大热天没有空调,绝对不会有鸳鸯锅,辣得吓人的苍蝇小馆。
也可能是在以色列的最后一天,因为要离开了,所以猛吃那里的料理,我记得最后一天我吃了17种奶酪,然后第二天坐飞机前,胃就不舒服猛拉肚子了。
以往的经验是,拉肚子只要连吃几次蒙脱石散就会好,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就是覆盖肠胃粘膜,保护肠胃,应该是没有副作用的。
但这次吃了蒙脱石散,虽然很快不拉肚子了,但肠胃却没有恢复正常。
相反,我开始便秘。
而且这种便秘和以往的便秘不同,以往的便秘是好多天都不想排便,但这次是时时刻刻都想上厕所,但真的到了马桶上面,又什么都没有。
“就好像时时刻刻都是排便前那一刻,不痛,但是涨得心烦意乱,又无计可施。”
当这种情况持续到第十天,而且愈演愈烈的时候,我知道完犊子了,我得病了。
真正意义上的那种。
02,作死
一直到这时候,我都是没有吃药的,但那天在北海道,看到说有人也像我这样,是肠梗阻,最后灌肠治疗才好,严重会危害生命,我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医院。
其实我心很大的,因为在不舒服的时候,我还维持着之前的状态。
暴饮暴食,大量饮酒,不吃早饭,彻夜不眠。
那时候我甚至还去了一趟北海道,一边说着自己生病了不能太作,一边看着北海道特有的汤咖喱直流口水。
有一家叫Garaku的汤咖喱店,在札幌要排2小时队,但是在我后来入住的酒店度假村不用排队就能吃到,他们那的咖喱可选辣度是1-5,1是不辣,5是重辣。但是如果你想加,可以加到40(加入哈瓦那辣椒)。
我很作死的尝试了一下。
当然最后结果就是一出悲剧。
一直到这时候,我都是没有吃药的,但那天在北海道,看到说有人也像我这样,是肠梗阻,最后灌肠治疗才好,严重会危害生命,我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医院。
03,病人也有脾气。
真正看过病,并且一个人,独自,长时间看过病的人,才会知道我国看病虽然不贵,但有多难。
以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医患矛盾。
就医院为例。
有一次,说好医生1.30上班,结果到了下午2.30他才来。
门口黑压压的一群人都等他来看病。
还有一次去那里看病,挂号,排队,一直四个小时才看上病,但轮到我的时候,已经看了几十个病人并且接下来可能还有几十个病人要看的年轻医生,根本没时间和我好好聊我的病。
他每句话都像在赶我走,希望赶快把我打发了,他好赶紧看完今天的病人,医院前把自己要说的都写下来的习惯,也没描述好自己的病情。
最后结果自然是我排了4小时队,看了2分钟病,并且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法,根本没有治好自己的病,而下次再要看到这个医生,还得再去挂号,排四小时的队。
如果我脾气差一点,或者病得再重一点,可能一个冲动就起冲突了。
我始终觉得我国医疗评价系统有一点不科学。
一方面一个医生一天要看的病人太多了,太累;另一方面医生给病人门诊看病,大部分情况下病人是否痊愈了,和医生的前途没什么关系,可能只有做科研,或者做那种手术治疗才会对他们未来有影响。
两方面因素下来,医生自然不会对普通病人有多少耐心。
但普通病人,有些可能排了几个小时队,我甚至帮过一个坐了一天火车,就来上海看病,看普通门诊的阿姨。
如果医生对他们还是5分钟就打发了,就很容易起冲突。
如果医生这样很快打发了,最后病人还是出了大事,那冲突就更大了。
所以以前看到医闹的事情,我会不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病人,但最近看病看多了,经常也是一肚子火,渐渐觉得不能只在患者身上找问题,有时候医生也真的应该态度好一点,再认真一点。
04,学会预约。
这几年国内看病不像之前那样难到夸张,主要是因为预约制度越来越普及了。
医院为例。(不是广告,医院是上海最有医院之一,不需要做广告,每天人巨多。)
它有一个自己的软件,可以在上面预约你想看的医生,约好了再去只要等10-15分钟,很方便。
这样预约了有三个好处。
一个是你不再需要排好几个小时队才能看上病,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医院呆着,医院是个病人扎堆的地方,说不定反而会被传染什么呼吸道疾病。
一个是你可以选择专家,看到专家擅长什么领域的治疗,如果你有心,还可以搜索看看他的论文,看看对你的病情是不是有帮助。而且你能看到某一个专家,在不同时段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在普通门诊,专家挂号费是50元,好处是便宜,坏处是他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给你。在特需门诊,专家挂号费是元,坏处是贵,好处是专家在特需看的病人少,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和你慢慢聊你的病。
在上海的同学还可以了解一下医院东院,虽然在浦东很远,医院只做特需门诊,人特别少,专家还是这些专家,你可以用相对没那么贵的价格,医院一路畅通无阻的看病流程,医院专家的技术,适合那些需要做很多检查的病。
最后还有一个好处是,预约可以让你一直看同一个医生,方便你复查,毕竟他更了解你的病情。
当然那时候我不知道,医院虽然挺好,但医院医院。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明白,医院好,但真的给你看病的是科室,医院都有自己最好的科室和不太行的科室。医院的感染科,皮肤科,神经外科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但是消化科真的很一般。
当然除了科室,找对相关的医生也很重要。
医院,什么科室,哪个医生更好呢?
要么你有医生朋友可以问TA,如果没有的话,复旦大学每年会评一个“最佳科室排名”,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