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被称为癌前病变,很多的媒体宣传甚至把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划等号,让很多萎缩性胃炎病人内心产生恐慌,认为迟早会转变成胃癌。其实有些担心是多余的。
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容积萎缩了,而是指胃的粘膜层变薄了。
非萎缩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胃粘膜腺体逐渐发生萎缩,甚至引起肠上皮化生。一般来说轻、中度粘膜萎缩是可逆的,轻度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是年龄增长的表现,并不需要天天吃药,而重度萎缩可逆性很小。
萎缩程度越重,肠化出现越多,即便有了肠上皮化生也不必太紧张,有学者对胃粘膜肠化的病人随访调查了10年,癌变率仅为1.9%。所以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我国大约为1%,而西方国家癌变率在10%)。其中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上皮内瘤变也就是不典型增生或者异性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或原位癌。研究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0~23%,而高级别者约为60%~85%。
轻度异型增生此前的阶段,大多在规范治疗后能够逆转;但重度异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
因此,单纯的萎缩,不必要紧张害怕。它要变成癌,可能只需要数年,有的却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这取决于3个因素:
第一,是否积极祛除病因,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改掉坏的生活习惯、不要有压力等等。
第二,有没有伴随肠化和异型增生,因为重度的肠化和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真正的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是否定期复查。
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说明,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非常高,普通人群胃镜检出率为7.5%~13.8%,中老年人检出率超过半数。因此,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无症状、Hp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因此,目前指南建议的药物治疗方法有:
Hp阳性者应根除Hp,根据症状可采用促动力药、抑制胆汁反流、消化酶制剂、抑酸药、粘膜保护剂等,精神因素明显者可加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
1、对于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我们建议基本的原则就是:
有症状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祛除病因,对症治疗;
没症状的,除菌后,不需要治疗;积极随访即可;
重度萎缩,一般会伴随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可参考下面说的。
2、肠化
轻度肠化,完全型肠化,原则上同于单纯的萎缩性胃炎;
不完全肠化,要至少每年一次胃镜+病理检查;
3、不典型增生
轻中度的不典型增生,一般都伴随有症状,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6个月一次胃镜复查;
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要立即评估进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还要定期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
强调一下:胃镜复查非常重要
我们做胃镜就是实时监测胃粘膜的变化,只要有进展,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基本杜绝癌变。
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需要,医院就诊。
大连致海外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连致海外服)是一家提供海外医疗机构高端个性化体检;医院癌症医疗;海外私人定制旅游;海外留学生管家服务和对外投资、贸易交流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
垂询——
盘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