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理 平胃二陈汤
苍术、白术各12g,厚朴12g,陈皮12g,半夏10g,茯苓15g,藿香10g,白蔻仁10g,广木香6g,甘草3g,生姜3片。
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1次。
芳香化浊,健脾和胃。
王某,男,48岁,1991年3月11日就诊。诉胃脘痛时作时止4年余,且多因酗酒所诱发,脘腹痞闷胀痛,呕恶泛吐黏涎,吐后稍舒,体倦困重乏力,不思饮食,口中黏无味,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诊见胃脘痞满胀痛,胸中窒闷不舒,恶心,呕吐黏涎,纳差。脉弦滑,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证属痰浊阻胃,气机失和;治疗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方取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方药同上,水煎服。服药3剂,胃脘痞闷胀痛大减,恶心呕吐已除。唯食后仍觉胃脘部不舒,照上方去藿香,加神曲12g、炒麦芽15g;又服药6剂,诸症皆减,唯仍觉口中无味,照上方再加炒枳壳10g、白芷10g;服上方6剂后,诸证悉除,饮食明显增加。又嘱其改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半月而愈。
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湿浊阻滞中焦,脾阳被困,气机升降失和而致胃脘痞满胀痛,此乃痰浊为患也。赵清理遵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常取芳香化湿以助脾运,温中健脾以和胃气。故用平胃散以健脾燥湿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更加藿香、白蔻仁、广木香芳香化浊、醒脾祛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理气和胃之效。脾健运则湿浊自祛,胃气和则痞胀自消,脾升胃降气机畅达而疼痛自除矣。
*文东 和胃理气两方
炮姜3g,肉桂3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紫苏9g,白芍9g,旋覆花9g(包),制香附9g,广木香6g,延胡索9g,煅瓦楞30g。
旋覆花9g(包),陈皮9g,姜半夏9g,紫苏9g,白芍9
g,茯苓9g,炒枳壳6g,炮姜3g,煅瓦楞15g。
发作时服方Ⅰ,不发时服用方Ⅱ。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Ⅰ:温中止痛,理气降逆;方Ⅱ:和胃调气,佐以温中。
李某,男,18岁,学生。自1964年5月起,胃痛每1个月左右发作1次,有周期性,至今已有9年。发作时为剧痛,颇难忍受,呕吐酸水,饮食即吐,每次发作期为10~15d,治疗后始能渐渐减轻。1968后7月经某医学院住院检查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共6个月,缓解后出院。出院后胃痛仍有发作,于1969年10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共2个月,出院后每年发作5~6次,每次发作期仍为10~15d,至今未愈。1973年7月18日初诊,胃痛时发时愈,发作时为剧烈疼痛,泛吐酸水,不能饮食,痛减后怕冷喜睡,连续15d左右,始能起床,饮食渐进。舌苔白腻,脉象小弦。此为胃中有寒,气失和降,气聚则痛,上逆为呕吐。在发作时治以温中止痛,理气降逆为主,投以方Ⅰ服之;在疼痛缓解后,宜用和胃调气,佐以温中之法,给予方Ⅱ服之。复诊,据述因胃痛未发作,先服方Ⅱ,共33剂,以后曾小发作1次,因吃玉米黍后,觉胃中不舒,并有胃痛,与食物不慎有关,服方Ⅰ,4剂即愈,痛止后继续服方Ⅱ,前后共服60剂至今胃痛未发,饮食大便正常。嘱暂时停药,注意饮食寒暖,以防复发。1974年10月,其父因公来沪,特携带病史记录,面述服中药后经过情况,并说病已痊愈,现在身体很好,除正常工作外,并参加体育活动和劳动锻炼,心情愉快。
本病胃痛初起,由于受寒停食,多属气滞作痛。因发作后忽于治疗,以致胃气失于和降,容易引起发作,故时发时愈。在用药方面,主以肉桂、炮姜辛温止痛,佐以紫苏散寒,白芍缓中,加入理气和胃之品,在发作时可以取效,但于不发作时,必然用和胃理气为主,佐以温中,不但能防止发作,又能使脾胃健旺,增强抗病能力,故病得以治愈。另外,*文东对气滞血淤型,拟调气化淤方。药用广木香6g,制香附9g,延胡索9g,当归9g,赤、白芍各9g,炙甘草4.5g,川楝子9g,青、陈皮各6g。对肝肾阴虚型,拟一贯煎加减方。药用北沙参9g,川楝子9g,延胡索9g,当归9g,白芍9g,生甘草4.5g,枳壳6g,青、陈皮各9g,大腹皮9g,焦神曲12g。
何 任 加味吴茱萸汤
*参12g,吴茱萸6g,旋覆花9g(包),姜竹茹9g,姜半夏9g,沉香曲9g,生姜3片,大枣7枚。
水煎服,每日1剂。
温胃降逆。
陈某,女,46岁,1975年1月25日初诊。胃脘不舒,时时泛呕,偶或夹痛,胸闷痞满,涎沫多,口淡,医院检查诊为胃窦炎。脉迟,苔白,治以温胃降逆,投上方5剂。5d后复诊:药后胃脘较舒,呕泛未作,纳食较香,仍以温胃降逆续进,照上方去旋覆花、姜竹茹,又服5剂而愈。
泛呕,胃痛,涎沫多,口淡,苔白,脉迟,乃一派胃寒见证。何任遵仲景阳明证,食谷欲呕,治以吴茱萸汤温胃降逆,疗效显著。本案西医检查诊断为胃窦炎,而中医分型属于胃寒,足见辨证之重要。
何承志 疏肝和胃方
软柴胡5g,杭白芍10g,枳实10g,制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5g,天花粉30g,海螵蛸15g,板蓝根20g,平地木20g,焦楂、曲各10g,川续断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疏肝和胃,调气行湿。
刘某,女,28岁,1983年1月7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痛病史,1医院摄片示胃窦炎。证见脘痛作胀,嘈杂泛酸,纳少,肢软乏力,动辄心悸,脉弦数,苔薄腻。此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失宣畅,中焦不运。治宜疏肝和胃,调气行湿,投以原方水煎服。服药5剂后诸证皆减,脉弦数苔薄,再守前法,加入益气扶正之品。处以白术、白芍各10g,炙*芪10g,药15g,枳实10g,广木香10g,茯苓15g,苏噜子15g,焦楂、曲各10g,川续断10g,海螵蛸15g,煅瓦楞15g(打),陈皮10g,炙甘草5g。服药5剂,停药2d,胃痛又作,便溏纳差。脉细数,苔薄,再拟益气和胃,调气止痛。上方去枳实、川续断、茯苓、煅瓦楞,加诃子肉10g、延胡索10g。服药5剂,胃痛又减,偶有嘈杂泛酸,便溏好转,脉弦苔薄。前方已奏效,守法稍事增损。前方去延胡索,加川厚朴5g、制半夏10g、枳实10g、白扁豆20g。胃痛已平,未见嘈杂泛酸,食后稍胀,二便自调,舌脉如常,肝胃转和,气机得调,当予和胃消食药保和片图治,以善其后。
胃脘痛又称胃痛,其发病原因有病邪犯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等几种因素。何承志认为,本病在临证中多见肝气犯胃。盖肝胃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关系密切。胃在中土,功当通降,赖肝气之疏泄,而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易于横逆,侮脾犯胃,气机升降不利,乃作胃脘疼痛。诚如《内经》所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本例胃痛,反复不已。何承志抓住胃痛作胀、嘈杂泛酸、脉象常弦之辨证要点,辨为肝气犯胃,故投疏肝和胃之剂,方以四逆汤疏肝解郁、二陈汤和胃化湿、天花粉清热生津助四逆散抑肝之理。川续断、楂、曲温运消食,资二陈汤培土调中,海螵蛸、煅瓦楞制酸止痛。平地木、板蓝根乃为辨病(胃窦炎)用药之意,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二药均有抗菌、消炎之功。由于辨证明确,方药中的,故数剂即效。最后肝气渐疏,胃腑得和,二诊减少疏肝之品,伍入益气之药,系属标本兼顾,祛邪扶正,继以本法出入,稍事增损,终则丸药图治,竟收全功。
林沛湘 安胃汤
*连5g,干姜5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木香7g(后下),丹参30g,白芍30g,炙甘草7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餐前温服。
消痞健胃,行气缓急。
班某,女,32岁,1991年8月4日初诊。患者胃脘胀闷、隐痛2年余。近半年来症状日渐加重,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食入欲吐,每日进食量甚少,体重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十二指肠球炎。曾用多种中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舌边尖偏红、舌苔稍腻,脉弦细。此为寒热互结于中焦,湿滞气郁于胃腑,其证偏热,治宜安胃汤化裁:*连6g,干姜4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丹参30g,木香7g(后下),白芍15g,炙甘草5g,蒲公英20,旋覆花10g(布包),厚朴7g。上方服用10剂后,症状大减。继以此方加减治疗1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证实炎症已明显好转。随访半年,病情未见复发。
慢性胃炎以胃脘痞满、胀闷、疼痛及嗳气、泛酸、纳差等为主症,表现为一系列胃气失于和降、胃腑反润为湿以及脾胃、肝胃失调的症候。安胃汤以调和胃腑及脾胃、肝胃为宗旨,是针对慢性胃炎的症候特点而设立的。本方由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丹参饮及百合汤等方化裁组合而成。方中*连泻火解*,干姜温中逐寒,二者寒热同施,辛开而苦降;合半夏入胃,更能和胃降逆,燥湿开结,消痞除满。*连、干姜用量的变化,还可调节方剂的寒热属性。百合味甘而性凉,能清泄胃腑之邪热,养护润土之津液,枟本经枠谓其有“补中益气”之效,实为养胃气也。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二者合用,养津护胃而无滋腻之虑,行气散寒而无温燥之虞。白芍、炙甘草既酸甘化阴以生津液,又可柔肝缓急以平痉痛。丹参、木香乃取丹参饮之意,用之凉血祛淤,行气止痛。观其方,取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治痞满,芍药甘草汤柔肝缓中疗疼痛,丹参饮、百合汤调和胃中气血津液,使胃气复于通降。药物组成,大多配对而用,其功用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是和与降的统一,燥与润的结合,体现了调理胃气为主、兼顾肝脾的治疗原则。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